黄埔讲古堂第八期活动现场。
2月28日上午,“活力史志话广州”黄埔讲古堂第八期活动暨“闯创干”精神大讲堂实践活动在广州科学城会议中心举行。
作为2023年首期黄埔讲古堂,本期活动邀请了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原巡视员赵伟国以“传承弘扬广州开发区精神——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从广州开发区早期开拓者、奋斗者的视角,向全区党员群众干部讲述创业者“披荆斩棘铸辉煌”的奋进征程,激励全区机关干部接稳接力棒,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再创辉煌持续发力。
不忘来时路:“闯创干”精神根植于实践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购置的第一批资产是单价37元的10张办公桌;建设初期地块淤泥深达15-18米,为了抢进度,许多工程材料都是手抬肩扛送到工地;企业大部分员工住在简陋的工棚,热水供应都无法保障;道路泥泞狭窄,员工上下班常常要颠簸两三个小时……讲古活动现场,赵伟国动容地讲述着开发区初期建设的点滴。“广州开发区精神概念的建构与开发区建设的实践几乎是同步开始的。打下第一根桩基时,我们缺乏建设外向型经济区域的经验与资源,全凭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创业精神,敢想敢试,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打开开发区建设的新局面。”赵伟国说。
除了物质条件上的困难,更大的难题是旧思想、旧体制的束缚和建设经验的缺乏。“那时候不知道怎么跟国际资本打交道,比如投资环境怎么推荐给外商?项目可行性报告怎么写更好?项目审批流程怎么设计?这些都需要摸索。”赵伟国说。但这些并没有难倒开发区的创业者们,他们凭借着一股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先行先试、摸索前进,并在奋斗过程中逐步总结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开发区精神,“闯、创、干”这三个动词凝练了开发区精神的核心,也凝聚了开发区创业者们呕心沥血的艰辛历程。
在摸索和尝试中,广州开发区迈出了敢为人先的步伐。赵伟国在现场分享了广州开发区的多个“率先”和“第一”:1988年率先发布《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办法》;1993年率先进行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党政机构有机结合,专业管理到处,综合协调到局”的大系统管理(后称“大部制”);1998年发起并举办“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2001年率先实行无费区、四个国家级功能区合一……开发区人骨子里刻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凝聚起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过去的“率先”成为后来人学习的范本。现场观众有新录用的公务员及选调生,有区外新调入的公务员,还有新发展的党员代表,以“新开发区人”的身份聆听开拓者的奋斗故事。活动现场,赵伟国向“三新”人员代表赠送了《不忘来时的路——广州开发区回忆录》,该书由黄埔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区国家档案馆联合编纂,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广州开发区的重大事件。“开发区的先驱者创造了曾经的辉煌,开发区的后来者有责任有能力继续这种辉煌!当开发区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完成开发区新的发展阶段的总结和创造的时候,才是开发区事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赵伟国说。
讲好黄埔故事:弘扬敢为人先的开发区精神
“活力史志话广州”黄埔讲古堂是黄埔区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该活动通过知名史志专家、非遗传承人等分享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历史典故、发展故事、改革新篇等形式,活化利用黄埔区的史志文化资源,以传扬岭南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赓续红色基因、弘扬开发区精神。
黄埔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1月开讲以来,黄埔讲古堂已举办“史说黄埔 海丝文化”“民俗绽彩 非遗流芳”“南粤赤子心,铁血铸雄鹰”等主题系列活动共七期,镇街、村社举办了近五十期,并延伸举办了“喜迎二十大 史志颂中华”黄埔讲古大赛,共2000多名选手报名,掀起了全民讲古热潮。“活力史志话广州”黄埔讲古堂举办以来,现场参与人数达数千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数十万人,群众反响热烈,社会效益良好,已成为讲好黄埔故事、传播黄埔声音的重要窗口,也是广州市活化利用史志资源的文化品牌。
为继续擦亮黄埔讲古堂这一文化品牌,2023年,活动将紧紧围绕推进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聚焦讲好开发区创新创业故事、讲好黄埔区高质量发展先进典型和生动实践,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开发区精神,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鼓士气、聚人心、添动力,赋能黄埔区高质量发展新篇。
今年黄埔讲古堂活动将继续采用区、街镇分级讲古的方式,区层面重点讲述黄埔区各战线、各镇街、各领域、各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镇街层面重点讲述各村社实施乡村振兴、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经验积累。
(许婉 李立达 周丽 彭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