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院孵化的纳米灯具,能耗比普通LED灯降低八倍。郑嘉俊 摄
2月20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正式启动。沿着广州市黄埔区南北联系“黄金轴带”的创新大道,记者走访了黄埔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中新智慧园,调研科技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源源动力。创新大道,激活了沿途的产业积淀、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在这条快车道上,黄埔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有着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和优质、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孕育了一批批大院强所和高科技企业,为广州的高质量发展释放出无限潜力。
广纳院:
完成1~9级科技创新链,落地项目12个孵化企业20家
在创新大道的南端——鱼珠片区,广纳院本部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这是2019年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来穗成立的广纳院,定位于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转化基地,聚焦打造完整的科技创新链,为抢占未来纳米技术产业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
在广纳院的成果展示大厅,纳米科技的应用场景和案例琳琅满目——小到应用于智能手机,大到应用于基站服务、卫星导航系统的5G滤波器芯片,可用于缉毒的1分钟纳米快检专利吸毒检测仪,可减缓近视发生的纳米护眼台灯,显示更细腻、色彩更饱满的量子点电视……
这些产品的背后,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批量生产的全过程。据悉,纳米技术的科技创新链分为9个等级,1到3级是基础研究阶段,4到6级是工程化阶段,7到9级才是产品阶段。“4到6级也叫做纳米技术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我们国家在2014年左右实现了纳米技术基础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先水平,但成果转化率则不足10%。”广纳院展厅专业人员表示,“不同于基础研究阶段,工程化阶段需要更大的投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把工程化阶段丰富起来,才能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为了突破科技创新链4-6级的难关,打造完整的1-9级科技创新链,推动纳米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广纳院应运而生。据介绍,广纳院吸纳国内的高校及大院大所的1到3级成果,并通过自身科技平台进行孵化,不仅是将产品研发出来,更是形成专门的生产体系,最后实现稳定的批量生产,让纳米科技“变现”,让人们都能感受到纳米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精心打造良好的企业成长生态,推进孵化器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产业政策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初步形成“大孵化器”集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深入贯彻落实IAB、NEM产业战略部署,大力支持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和纳米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势力崛起,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让科学家同时也成为企业家”,这已不仅是一句口号。在黄埔,8个月时间里,广纳院孵化的一个5G滤波器芯片厂就已建成,“在其他地方是‘人找政策’,而在黄埔则是‘政策找人’,这让科技转化为产品的整个过程都特别顺畅。”广纳院展厅专业人员说,“凭借着良好的政策条件,我们不仅实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转移转化,还着力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实现纳米技术的产业化。”
据了解,广纳院重点打造微纳加工平台、纳米生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纳米科技与产业大数据平台等重大基础服务平台,引进了谢毅院士的无机纳米防火材料、张洪杰院士的基于稀土发光材料的交流LED技术等超30个项目,培育、孵化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形成纳米科技产业集聚区和辐射效应圈。截至2022年底,共有12个项目落地转化,孵化20家企业。
未来,广纳院将汇聚2000人以上的国际化高水平工程师队伍,专门服务纳米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创新全链条,推动研究院开放合作,整合国内外研究力量和产生一批世界领先的纳米科学成果,破解一批“卡脖子”科技难题,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中新智慧园:
瞄准全球创新发展关键领域广纳海内外科研创新人才
沿创新大道一路北上,随即来到充满现代化的知识城片区,作为中新双方深化知识城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的中新智慧园即坐落于其中。
中新智慧园是由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并独立运营的首个旗舰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投资逾14亿元,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新加坡“绿色生态”理念,通过山水主题区,融入新加坡特色元素,构筑风雨连廊、屋顶花园、人行步道和海绵城市等特色设计,由四大社群——展示交流区、产业孵化区、产业加速区、生活配套区共12栋各具功能特色的建筑组建而成,致力于打造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全球化产业生态圈。
“园区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去年3月立项,短短3个月,园区帮我们把办公区装修好,6月份就开始正式营业。”恩士迅(NCS)大湾区创新科技交付中心负责人范圣勤说。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恩士迅(NCS)是亚太地区的一家水平卓著的IT技术服务提供商,而对于交付中心人才引进,园区也助力恩士迅(NCS)做了很多工作。“企业今年要扩大三倍人员规模,还要扩大办公室,园区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也提供了非常科学的方案,对于我们在大湾区的业务拓展有着实际意义。” 范圣勤说。
范圣勤还表示,位于中新智慧园的恩士迅(NCS)大湾区创新科技交付中心的成立,既是出于我们在业务层面的需求,也是我们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十分看重大湾区的经济活力和人才优势。
“中新智慧园通过链接本地政府、企业和机构,建设一个活跃以及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对我们后期发展有很大帮助,落户在这里业务拓展也将会更高效,这里是我们新加坡企业落户中国的首选地。” Singrow Pte.Ltd.总经理陈华恺表示,该公司是一家新加坡农业科技公司,提供世界领先的基于功能基因组学和表现遗传学的精细农业解决方案,研发了30多个独家新品种,其涵盖主粮作物、牧草、园艺作物等在内的高效数字化种植方案。
中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位于中新智慧园产业孵化区A2栋,对标新加坡纬壹科技城的活力社群概念,是一个整合创业者、投资机构、科研院校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型创新平台。“这里建立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来自新加坡以及全球的创新企业、创业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和解读、投融资、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等全方位一站式的企业发展服务。此外,基地的合作伙伴法国商务中心、WHEREFOR GROUP等国际化科创服务机构,可以为中国企业‘出海’以及国际企业走进中国,提供离岸、跨境孵化服务。”中新智慧园总经理王苗表示。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强区,擎起大湾区科技创新“黄埔担当”。目前,中新智慧园内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重点推进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领域的专精特新项目产业化,推动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孵化及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融通发展,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集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孵化与应用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吸纳海内外科研创新人才近500名,海外院士9名。研究院瞄准全球创新发展关键领域,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超150件,成功引进多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国际知识产权成果在穗转移转化,实现近百项新工艺、新产品技术创新。
(郑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