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对2023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行布局。
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弘扬开发区精神。该区各部门纷纷表示,将按照大会要求,敢于担当、攻坚克难,聚焦“首季开门红”“时间任务双过半”等关键节点,高标准推进、全方位跟踪、全过程调度,确保圆满完成年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徐晖:
力争全年签约产业项目超400个
过去一年,我们在高质量招商上硕果累累,签约项目275个,引进了赛默飞、宝洁等外资新项目,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9亿美元,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经开区第一。小鹏汽车、粤芯三期、华星光电等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连续四年获颁国家级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及项目奖。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重中之重的工作。新的一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时代命题,我们将从准度、深度、广度、效度四个维度全面提升,奋力实现全年产业项目签约400个以上,其中百亿级项目10个以上,以高质量招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广州开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雷敏:
全力为“万亿制造”固本强基
2022年,黄埔区工业竞争力连续5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前三,工业投资增长26%,保住了高质量发展昂扬势头。2023年,我们将全面发力、全面冲刺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工业增加值7%以上、工业投资超650亿元,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
新的一年,作为工业主管部门,将聚焦“万亿制造”计划,全力以赴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大做优做强,建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推动工业企业小升规,全力推动产业园区外塑“颜值”、内提“气质”,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园区”标杆示范。
黄埔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蔡伟斌:
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做好规划保障
2023年,我们将全力做好规划引领、用地保障等工作,全面提升服务项目、攻坚克难水平。首先是高水平规划,完成黄埔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将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纳入规划“一张蓝图”,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其次是高效能保障,全力保障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积极通过争取、挣取、腾挪、购买等方式,“多管齐下”解决用地用林指标缺口,力争应保尽保。
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伟:
推动房地产业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们将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建筑业两大支柱产业的作用,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提高审批速度与效率,严格实施动态监管,构建良好市场环境;积极搭建区内重点产业项目、重点房企、重点建筑业企业沟通平台;与各职能部门共同加快推进解决已供地未开工、已开工未开盘项目及三旧改造项目的涉规划报批、用地指标、道路命名、复建区进度等房地产预售前置问题。
黄埔区商务局局长陈伟权:
力争5大指标均增长30%
2023年,我们将力争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住餐、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5大指标均增长30%,外贸进出口增长3%以上。
新的一年,黄埔区将聚焦新消费新品位,进一步做大高端商圈品牌效应,打造活力消费场景,加快形成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聚焦新动能新优势,进一步放大商贸平台集聚效应,培育打造一批商贸平台,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配置;聚焦新贸易新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效应,着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局长林兴良:
促进项目引进即筹建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
过去一年,我们推动完成100个项目开工、60个项目投试产,产业项目固投459.7亿元,增长15.6%;完成工业投资355.2亿元,占比77.3%,增长53.8%,项目总投资和工业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创历史新高。
面对新征程新挑战,我们将强化产业项目攻坚专班服务机制,用好用足“信任筹建”,实施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进一步完善加大企业筹建工作力度若干措施,推动筹建关口前移,实施招商谈判“边对接边筹建”,要素保障“边落地边推进”,促进重点项目“引进即筹建,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争分夺秒加速筹建、千方百计保障投资。
广州开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单宁伟:
以数据赋能审批大提速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审批大提速、效率大提升”,数据赋能提质增效,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一方面,坚持审批领着项目跑,用足用好“带规划出让”“信任审批”“环评改革国家试点”等原创性创新举措,运用数字化场景式智能审批,全面加速产业项目快批快建快投产。
另一方面,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建设集经济数据汇聚、分析、研判、治理于一体的经济态势感知研判平台,提升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调度调控能力,打造全区高品质经济运行智环境;同时启动新一轮“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专项行动,扩大电子证照应用,持续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分局局长李应生:
提供强有力的环境要素保障
近年来,黄埔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接下来,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方向,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的营商环境,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集群)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要素保障。
首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PM2.5、PM10达到市下达目标要求,优良天数占比上升;其次,在优监管上用实招推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充分利用走航排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无人机监测、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真正实行“无事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