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赶考“五年大变化”科学之城焕新颜(图)
点击数:373 发布时间:2022-10-24  发布者:Admin






  1.png

  图为广州科学城。李剑锋 摄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广州科学城视察,提出了“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一重要论断。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

  四年来,这个脱胎于阡陌桑田的科学之城,牢记嘱托,踔厉奋发,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30 家,获批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四年来,这个崛起于广州东部的现代新城,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在党的建设、体制改革、空间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现代产业、开放合作、城市建设、民生福祉、历史文化十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效,力争以最高标准交出“科学城五年大变化”的时代答卷。

  这四年,时代见证了这座科学之城的灿烂蝶变——

  1998年12月28日正式奠基启动的广州科学城,经历起步发展期、产业集聚发展期、产城融合发展期之后,于2019年之后进入令人振奋的高速发展新时期; 

  广州科学城所在的广州开发区,拥有国家级企业孵化器,成为广州乃至广东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产城融合园区的典型范例,成功跻身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在广州科学城的带动下,黄埔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3465.2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4158.37亿元,年均增长6.3%;工业实力排名“中国工业百强区”第二,综合实力进位至全国经开区第二,五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国经开区第一;上市企业73家,居全市第一、国家级经开区第一……

  这些闪耀着光芒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这座科学之城努力求“变”的坚持不懈和自强自信。

  活力之变

  优化体制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巨大活力

  活力之变,其密码在于体制机制之优。

  四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优化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极大程度地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制定全国首个“专精特新10条”“民营及中小企业 18 条”,获批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近5万家科技企业在这里安家,逾130 家专精特新企业在这里集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2家,占全市47%,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2家,占全市75%;

  ——成立北上广深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创建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验区,推出“一门受理、限时办结、免申即享”改革举措,入选广州市首批十大“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和“中国改革年度十佳案例”,连续两年获评 “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第一,蝉联“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

  ——创新解决知识产权证券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发展难题,入选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将这里打造成企业和人才离成功最近的地方。   

  创新之变

  院士和高层次人才数量翻番居全市之首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要实现“创新之变”,需要的是“天工人巧日争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深谙此理。四年来,在黄埔这片热土上,流传着无数科技创新故事,活跃着了无数科技创新英雄。

  这里的科技创新实力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磅落地,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建设规划,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项目主体竣工,慧眼大设施预研工程投入试运行……全区聚集各类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A类孵化器4家,占全市80%;孵化器总数113家,占全市的28%,全市第一。

  这里的院士和高层次人才数量已实现翻番,居全市之首。这里拥有国际人才自由港、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大湾区首个海归人才之家……海纳百川,广纳贤才;这里拥有钟南山、王晓东、施一公等院士逾110名、高层次人才近1300名……大咖云集,群英荟萃。

  动能之变

  现代产业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势”

  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四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立足黄埔产业基础,锚定全球前沿产业,以重大项目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势”,实现了“动能之变”,并获评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示范县市。

  在这里,“万顷空间”业已形成。在这块4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海相连,通江达海。由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临港商务区“四区四中心”构建的高质量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了全区省级以上平台全覆盖,形成承载高端产业的“万顷空间”。

  在这里,“万亿制造”业已布局。粤芯半导体、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华星光电、小鹏汽车等600多个优质项目相继落户,这里已成为华南地区投资最密集的地区,荣获“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汽车、电子、能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气机械四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这里已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开放之变

  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企业投资首选地

  中新合作、国际对接、湾区协同……四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率先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达成了“开放之变”。

  这场“开放之变”的背后,是中新合作的升级。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新一期圆满收官、二期乘势腾飞;

  这场“开放之变”的背后,是国际合作朋友圈日益增大。经贸联系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货物进出口“快车道”开通,黄埔区-欧洲海铁联运通道开启,黄埔入选国家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

  这场“开放之变”的背后,是湾区战略伙伴越来越多。国家药监局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广州工作处重磅入驻,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开发区)揭牌运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大湾区劳动争议研究机构、穗港澳出入境大楼相继落地……

  这场“开放之变”的背后,是2021年广州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26.5亿美元,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进出口总额居全国开发区第三,成为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品质之变

  产城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现代新城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的繁华与“清晨林鸟争鸣,唤醒一枕春梦”的幽静,似乎总难两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却破解了这个难题。

  四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直着力推动产业化和城市化的有机融合,解决现代产业集聚与传统城市形态提升的衔接难题,实现了城市“品质之变”。

  作为一座现代化新城,“大道连狭邪”,原本是应有之义。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做法是引高铁城际“入区”,依托高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完善的“9高12快4通道”对外道路体系,积极融入湾区“1小时生活圈”;

  如何能做到“清晨林鸟争鸣”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坚持分片分类分步推进城市更新,统筹做好历史风貌、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保护,文冲广州幸福里、长洲深井古村如今都已成历史文脉传承活化典型样本;而在城乡融合发展上,黄埔区已获批创建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迳下村成为网红打卡点,莲塘村入选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

  生活之变

  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172条新建道路、87所新办学校、12家新建改扩建医院、360公里新建绿道……四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改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持续提升,完成了“生活之变”,并荣膺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8年以来,该区共投入180亿元发展教育,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87.44%,85.03%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公办学位;

  从南到北实现三甲医院全覆盖,实现了17个街镇全覆盖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达100%,实现“10?—?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完成全区700余处古树、古村、古井等十类古遗存摸查工作,完成全区346个自然村村史编纂,成为全省首个实现自然村村史编修全覆盖的区(县),广州海事博物馆、“四面向香雪人才广场”成黄埔文化新标识……

  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城乡建设与管理,在全市率先试点建设“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打造金牌网格员队伍,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活力和秩序共生,形成良性互动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幸福城市样板。 

  文/黄蓉芳







附件下载:





战略联盟
合作机构 广东省中药协会 | 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 海汇投资 | 东方富海 |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4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