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营商环境改革5.0”发布会。该区出台《服务市场主体 进一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正式启动“营商环境改革5.0”。
作为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直是营商环境改革的探路先锋。自2018年来,该区相继推出营商环境改革1.0到4.0版本,稳步实施321项改革事项,39项创新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
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局长吴火华在发布会上介绍,“营商环境改革5.0”以“服务市场主体”为主题,围绕指标提升、市场环境、国际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和“硬环境”6个方面,提出23个领域125项具体改革任务,升级打造“黄埔Smile”营商品牌,切实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从1.0到5.0,营商环境改革迭代出新
自2018年获批全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政策不断加速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改革1.0突出“创建实验区”,2.0突出“建设实验区”,3.0突出“指标体系提升”,4.0则提出全方位打造“黄埔Smile”营商品牌。
每一年的迭代升级都见证着该区营商环境改革的速度和力度。政策兑现便利化、电水气热网联办、知识产权多层次融资模式等一系列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黄埔经验”在全国、全省范围内被复制推广。
2021年11月,广州被列为首批6个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今年年初,黄埔区、广州开发区39项改革举措在广州市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单列,成为试点城市唯一的区级清单。从省实验区到“国家试点中的试点”,该区继续深化改革、先行先试迎来重要机遇。
吴火华表示,“营商环境改革5.0”突出“三个坚持”:坚持在“规定动作”上求突破,进一步深化区级层面可自主发力的改革;坚持在“自选动作”上探新路,落细落实市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开发区清单39项改革任务;坚持在“便企利民”上出实招,聚焦市场主体关切,“软环境”“硬环境”同步提升,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好保障和更有力支撑。
“5.0改革将进一步凸显黄埔在国家试点中的使命担当。”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廖菁表示,5.0改革的125项改革事项中,涉及试点的有59项,既包括开展“一证多址”、“多测合一”改革等落实国家任务的事项,又包括开发区清单中推行告知承诺制第三者责任险、生物医药全流程审批监管服务等特色举措,旨在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国家创新试点工作探路先行。
“小切口”改革,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服务市场主体”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5.0”的关键词。一方面,以更大力度服务保障黄埔“四个万亿”计划,加速落地重点项目、发展重点产业;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资金、知识产权、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和供给,更深层次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5.0改革更加注重通过‘小切口’改革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着力以更精准、更主动的服务,去解决企业的‘关键小事’。”廖菁表示。
结合该区工业强区实际,5.0改革深化“用地清单制”改革,推行“区域评估+标准地”,创设“项目筹建合伙人”机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工作指引,减少抽检比例,推动测试牌照互认,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探索建立进口科研用物资“白名单”制度,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动知识城省市级行政管理权限落地,争取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为知识城发展强权赋能。
在项目审批方面,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楚龙介绍,将通过5.0改革,打造泛在可及、服务上门、智慧交互的审批服务体系,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例如,在前期推出的电水气热网联合服务平台基础上增加区域特色服务模块,全国首创20千伏及以下电力外线工程免审批系统,实现“备案即动工”。此外,探索黄埔政务5G消息与智能秒批融合应用,打造云端政务服务大厅。“针对即将过期的证照,企业从收到短信提醒到申请延期成功最快只需1分钟,实现‘不见面、云上办’。”
在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方面,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陈慧玲副局长介绍,接下来将以更优服务激活知识产权运用转化,例如支持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升级为中国(广州)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持续提升“知交汇”平台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挂牌、交易撮合、资产评估等服务,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供需对接和快速质押融资。
提升“硬环境”,打造宜业宜商宜居黄埔
“营商环境改革5.0”既涉及体制机制、流程再造、服务提升等“软环境”,又覆盖公共资源配置、产业基础配套、城市品质等“硬环境”。
围绕企业最为关心的用工、居住、交通、子女入学等营商“硬环境”问题,5.0改革提出“十招”为企业排忧解难。例如,加大校企合作、东西部协作,多元化满足区内企业用工需求;用好保障房政策,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搭建工业用房供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需求跟踪、撮合对接服务。
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黄伟坚表示,为了让项目有良好的落户空间,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5.0改革提出试行立体发展模式,建设“摩天工坊”、推动“园区上楼”。“针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纳米等特殊产业对层高的特殊需要,超过7米的厂房可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1倍折算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此外,该区正在开发产业载体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将纳入全区所有国企工业、商业载体的基本资料,如层高、承重等企业重点关注信息,并对场地面积等信息进行动态更新,为项目提供快速、精准的选址服务,实现“拎包落户”。
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亚楠表示,5.0改革将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和住房保障对区域营商环境的支撑和引导作用。目前,该区重点完善“9高16快4通道”对外道路系统的目标,全速推进开放、创新、科知大动脉建设,正在推进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2个,总投资约843.6亿元,着力构筑通畅、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此外,还将继续擦亮“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品牌,优化人才住房租金补贴精细化服务,多渠道筹集房源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十四五”期间筹建6.25万套保障性住房。
“亲商”又“清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这一宗旨概括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多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亦道出了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坐标。该区在呵护市场主体方面不遗余力,也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方面走出新路。
营商环境改革5.0推进监管手段创新,建立“一业一单”监管机制,编制重点行业监管清单,实现重点监管事项“一单统管”,促进企业合规经营。探索城市管理领域非现场执法,利用远程监测等信息手段自动发现、甄别、记录违法事实。
同时,5.0改革以更实在的举措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例如,构建与民营经济人士常态化协商机制,建立区级政企沟通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民企维权投诉机制,建立涉企刑事案件经济影响风险评估制度。
据了解,发布会前夕,“黄埔营商”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将借助该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各类政策、回应市场主体诉求,根据市场主体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
不遗余力地呵护市场主体,换来的是企业点赞。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韩晓英表示,黄埔区帮助企业搭建公共招聘平台,推动校企合作,为企业招贤引才提供了巨大支持。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丽娜也表示,企业新项目投产涉及到很多环节,单靠企业自身很难面面俱到,而政府能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帮助。“如果没有黄埔区的政策扶持,我们的新项目很难如此顺利地投产,比原计划足足缩短了6个多月的时间。”
(范敏玲、孙旭东、胡茜薇、廖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