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现场
下一代纳米医学将会是什么样?如何加快纳米医学向临床转化?可注射的、对抗疾病的纳米机器人会成为现实吗?11月13日至14日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纳米药物大会上,来自全球的两百余位科学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作为本届大会举办地之一,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携手北京、上海等地首次通过网络线上会议方式举行,共设大会场和8个分会场,吸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2.57万人次出席和参加了网上直播会议,为纳米医药一线科研人员与政府、临床、企业等深度对话提供交流平台,也推动了海内外纳米医药创新高端要素加速汇聚。
本次大会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药学会、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下称“广纳院”)共同举办,议题涵盖了生物医用纳米材料、3D打印用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学、纳米力学、纳米/生物界面、精准医学纳米技术、移动医疗纳米技术、纳米组织工程、纳米探针分子影像、体外纳米医学诊断、纳米传感及微流控技术、纳米毒理学及生物安全性、肿瘤免疫治疗纳米药物、靶向给药纳米技术、肿瘤微环境纳米药物、纳米药物分析、用于生物分离/分析的纳米技术、工业纳米药剂学等十多个研究领域。
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强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致词,中国科学院阎锡蕴院士、颜德岳院士、田禾院士、郭子建院士、陈学思院士、樊春海院士、施剑林院士,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爱尔兰科学院Kenneth Dawson院士等12位国内外从事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和临床应用的领军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为大会带来精彩报告。大会同时特别邀约22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以及杰出专家学者作分会报告。
共论纳米药物未来
聚焦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
本次大会以“纳米药物:从基础到转化”为主题,旨在为全国纳米药物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界人士共同讨论、交流纳米药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孙咸泽表示,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医药企业积极进取,我国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还存在短板、“卡脖子”问题,纳米药物技术作为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推动我国药物创新影响深远。
“国际纳米药物大会已连续举办3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国际上纳米药物主题的最高规格会议之一,中国也成为本领域学术交流最活跃的国家。”孙咸泽号召,本届大会参会代表积极探讨学术认识,共同分享经验体会,充分展示各自的新成果、新方法和新理念,及时把握国际发展新趋势,为我国纳米药物研究提供新动力。
乔杰谈到,近年来纳米药物发展迅速,每年都有高影响的学术论文发表,上市的纳米药物已近百种。但作为新兴领域,相关研究也存在巨大挑战,还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没有答案,值得探索。她说:“目前功能性纳米药物的成功率很低,转化难度极大;纳米药物的体内实际过程、细胞转运机制、毒理学机制等并不完全清楚。因此,举行这样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颇具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赵宇亮认为,纳米医学无疑将成为纳米技术支持的创新中最活跃和最有影响力的领域,包括新的药物或疫苗递送方式、新型智能医疗诊断、基因工程和新的疾病治疗模式。
支持纳米技术发展
开辟未来生物医药新领域
大会重点探讨纳米药物技术,作为新药创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推动我国药物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因溶解度低而使用大量特殊的表面活性剂产生的严重毒副作用就可以使用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技术加以解决,再次证明纳米药物的临床优势。”乔杰在会上表示,纳米药物是一个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领域,纳米药物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在11月3日公布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就有“新型纳米载药系统克服肿瘤化疗耐药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静脉注射用脂质类纳米药物制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分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本届大会举办地之一,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也正在全力支持纳米技术的发展,推动研究到应用的转化。正积极打造“五个一”工程,即设立一个高水平研究院(广纳院)、一个专项(“纳米科技”专项)、一套政策(纳米产业政策)、一个产业园(中国纳米谷)、一个纳米基金(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投资基金),举全区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纳米科技创新高地,形成千亿级的纳米产业集群。
其中,广纳院定位为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转化基地,创建完整的1-9级科技创新链,形成创新链上中下游的同步协调发展机制。已搭建起科学完善的组织架构,目前科技工作人数已达到600多人,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和科研项目达30余个,包括谢毅院士的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用绿色纯无机纳米薄膜项目、张洪杰院士的纳米稀土光功能材料和LED发光器件项目等。
2019年12月出台《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纳米产业发展办法》(“纳米10条”),也是目前国内支持力度最大、政策体系最全的纳米产业专项政策。围绕研发平台奖励、金融扶持与奖励、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奖励、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专项奖励、“纳米之星”大赛奖励、办公用房补贴、重大推介交流补助等七个方面给予支持,最高支持经费可以达到1亿以上。2020年6月发布《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纳米产业发展办法实施细则》,目前区内注册经营范围涉及纳米技术的企业超过260家。
(张成 魏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