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正全力打造万亿制造强区,推动“制造大区”向“制造强区”加速转变。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用工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问题随之而来。2022年1月20日,黄埔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01号议案出炉,聚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教育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议案办理已告一段落。黄埔区人大常委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该议案推动和落实,并希望在该议案基础上建指标、强对标、盯目标一体统筹,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一体布局,奋发有为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第1001号议案办理落实以来,黄埔区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齐升,产业工人住房保障有效,员工子女入学渠道增多,较好地完成了议案的工作目标,真正做到让产业工人扎根黄埔,为“万亿制造”计划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和保障。
留住产业工人,人大代表为民代言提出“一号议案”
作为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高管,黄埔区人大代表何玲深受用工难等一连串问题的困扰。近年来,黄埔区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不少产业工人,新的问题也伴随出现了。
2020年,黄埔区提出力争三年内完成66个村旧改拆迁的目标,之后,旧村改造如火如荼。但随之而来的是房租飞涨、无房可租,让外来务工人员十分无奈。
“我们公司有1.2万人,其中95%是外来务工人员。”何玲表示,有的员工甚至跑到增城租房,导致通勤时间翻倍。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四五千元。2020年底,城中村一房一厅房租每月只需800元左右,旧村改造后,居住到小区月租金要1600元,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房租太高存不下钱,那还不如回老家工作呢,这也是黄埔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黄埔区来穗人员由2020年4月最高峰的79.37万人,减少到2020年12月的54.76万人。在用工难的情况下,有的企业不得已向周边企业或同行企业“借工人”。当时出现了所谓的“共享工人”,即一名工人由两家企业协商共用,分摊工资和劳动保障费用。不少企业负责人感叹“用工难、用技术工人更难”。
除了生活成本大幅提升,黄埔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也是原因之一。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与产业脱节,学生职业适应能力较差,未来职业上升空间难以打开。
用工难、住房难、上学难,这几个问题本质上息息相关。近年来,黄埔区频频引入名校,教学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越来越多的来穗人员希望把孩子带到黄埔上学,学位需求激增让上学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
按照黄埔区当时的规定,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学位不能插班,普通公办高中户籍生和非户籍生录取分差大等问题,导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上学难。子女要回老家上学,父母只能辞职陪读,这对企业用工造成很大的影响。
“以前一年大概二三十个小孩有上学需求,后来增至一年有四五百个,其他企业也一样,问题非常突出。”何玲表示,作为黄埔区人大代表,她经常收到基层员工的求助信,其他企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同时,黄埔区政府对该问题也很重视。2022年,何玲等黄埔区人大代表在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第1001号议案。
这是近年来涵盖内容较广、涉及部门较多、办理难度较大的议案,涵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教育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黄埔区高度重视该议案的推动和落实,组建了以区长为组长的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动机制,区各有关部门主动作为,持续推进议案决议的落实。
破解用工难,多重政策加码链接农村劳动力
为破解用工难问题,黄埔区加速释放政策红利,制定“高质量发展30条”“低空经济10条”、春节期间稳岗留工等专项政策,组建了一支综合性、专业化、精准化就业服务专员队伍,持续开展“千员助万企”等活动,形成服务企业常态工作机制。2022年至今,黄埔区累计发放就业资助6.12亿元,补贴28.63万人次,惠及企业6.22万家次。
“黄埔区组织招聘会,带着我们企业去中西部地区开展专场招聘,制定了很多帮助企业发展的计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何玲说。2022年以来,黄埔区分专题、高频次开展公益性招聘会,提供岗位超16.55万个。与贵州省三都县、独山县、长顺县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和“山海心连之家”工作平台,建立长期劳务协作机制,每年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1.5万人。
此外,黄埔区深入落实“10万大学生进黄埔”三年行动和“万名工匠”培育行动;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政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实施细则,为区内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累计遴选“黄埔工匠”“区技术能手”711名,发放奖励金近3000万元。
加大住房保障,筹建3.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在住房保障方面,黄埔区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场”等主体作用,加强公租房分配管理,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
截至目前,黄埔区承租市公租房2378套,通过优化续租条件,整合推出263套房源接受新申请,接下来将配建公租房700套,建成后将部分缓解住房难问题。推出人才住房3067套,兑现人才住房租金补贴约2100万元,惠及830家单位约3800位人才。累计筹建58个项目共3.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可提供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2.13万套,人均租金约400—800元/月,产业工人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以云峰原着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为例,该项目共380套房源,面积90.8—136.5平方米,建成宿舍型,配置上下铺、置物柜等,可拎包入住,人均租金约450—500元/月。此外,保盈摩天工坊是黄埔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房源总数1112套,户型设计以宿舍型为主,配置电视、开放式厨房等,人均租金约为500—800元/月。
加快建设安置房也是举措之一。2023年,全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开工456万平方米,新建成安置房约1.64万套。批复沙步、五村七片、文冲东等20个项目信任筹建规划建设方案。刘村新村安置房(二期)、挞洲围安置房等政府安置房项目,建成后可提供3731套安置房。
为实现企业自我保障,黄埔区借助企事业单位存量用地新建、产业园区工业项目配套用地、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政策利好,协助企业解决自建员工保障性住房难题。例如,广东农垦黄陂地块,通过企事业单位存量用地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56套。
增加学位供给,新增学位超3.3万个
为拓宽企业员工子女上学渠道,黄埔区在招生季期间深入企业,听取企业声音,推动解决企业员工子女上学需求。结合片区现有人口基础,科学预判未来人口布局趋势,统筹做好学校空间布局和招生入学划片两项规划。
两年来,黄埔区大力增加学位供给,全区新开办中小学校21所,新增学位超过3.3万个,居全市第一,高中学位增量排名全市前列。
黄埔区坚持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成立13个基础教育集团,学校覆盖率55.56%,学生人数覆盖率64.33%。2023年,超过4000名来穗人员随迁子女通过积分入学、重点企业指标、政策性照顾等形式,入读黄埔区公办学校。全区投入超7000万元,用于购买学位和义务教育补助,实现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就读公办学校。
“黄埔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调研,现场走访,出台一系列政策解决问题。”何玲表示,现在基本没有用工难的问题,员工的住宿也较为稳定,从员工的反馈来看,这两个问题基本解决了,离职率也很低。“但上学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不仅是提供学位那么简单,好的学位永远紧缺,学位问题仍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