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新出海时代」,黄埔牛企如何用一块屏征服世界?
点击数:1117 发布时间:2025-05-06 发布者:管理员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广州本土参展企业视源股份获得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00位客商问询。作为以交互显示、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企业,视源股份携智慧生活、智慧会议、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慧零售六大场景解决方案,以及希沃亲子屏、MAXHUBXBoardV7等一系列新品亮相。
△视源股份展位
图源:CVTE视源股份
今年初,视源股份受邀进京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和华为、腾讯、小米等企业同台“领任务”。
△央视新闻报道画面,图中一排右往左第四位为
视源股份董事王毅然
作为广州唯一参会代表
视源股份
堪称新型显示产业的“隐形大佬”
——
全球每卖出10台电视
就有3台的主控板卡来自视源股份
从会议室到教室再到健身房
视源用一块块“聪明的屏”
点亮了全球140多个国家的智能生活
从深耕主业的“屏厂”
到远迈世界的“冠军”
引得世界500强竞相合作的
黄埔区牛企视源股份
正在书写中国制造的新出海故事
一块屏幕怎样做到极致?
广交会上,视源股份亮出的“六大杀手锏”,彰显了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新型显示产品达到的新高度。
智慧生活方面
智慧会议方面
智慧教育方面
智慧办公方面
智慧零售方面
视源股份海外事业群总裁
周莉莉
我们不只是提供产品,更提供完整的场景解决方案。从技术研发到落地应用,我们始终聚焦全球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和用户体验,关注如何用科技更好地赋能商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把智慧触角伸进全球客厅、会议室甚至课堂,视源股份超越了“卖硬件”的基本盘。其“智慧解决方案”更像是一个新型显示领域的“六边形战士”,向外输出一整套数字文明。
当同行还在代工时,视源股份已在玩转“高阶局”。
视源的教学大模型基于2200亿条数据,让老师备课时间从一晚缩到5分钟;采用TridentLens三摄系统技术,10米内可自主检测人头并“贴脸放大”;他们甚至在尝试让你触摸屏幕就能感受牛仔裤的质感。
这背后,是视源用研发砸出的“护城河”——连续四年营收超20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多年达7%以上,2023年研发投入达14亿元,2024年底已手握1万+专利。视源凭“一企之力”,就孵化出三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视源股份首席技术官
杨 铭
技术创新是我们产品出海的立身之本。视源股份搭建了“三院一站”研发架构,这支由上百位博士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交互显示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创新技术需要由硬核产品作承载。在视源股份看来,品质是全球化发展的生命线。中东土豪、欧美巨头、后进地区纷纷愿意为视源买单,正是源自其“放之四海而恒定”的产品品质。
视源股份MAXHUB海外业务团队一线员工
小 玮
我们曾经带着一款产品,到东南亚一个偏远地区作培训。当地老师们都不敢上前使用,生怕把机器用坏了赔不起。我们团队直接用拳头大力锤击屏幕。这样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验证了我们的产品品质有保证。
视源股份首席质量官
赵志伟
视源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像一张网“兜住”了研发、制造、供应链等各个环节。“一地试制,全球量产”,可确保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品品质始终如一。
技术、品控“两手硬”,造就了视源显示屏的终极形态。
△视源股份
技术狂魔的硬核内功,支撑了视源纵横四海的雄心。
视源的出海,绝非“发发集装箱”。在视源看来,全球化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对在地需求的深度响应;真正的产业全球化,是要把“中国方案”写成世界语法。
海外立得住,需要属地深耕。
视源在美洲、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设立22个本地团队,并成立6个全资子公司。当地团队对所在地文化的尊重与需求的精准洞察,帮助视源逐步赢得海外客商的信任。比如在印尼,视源产品的UI界面不仅适配当地文化,还培养起了本地老师当KOL(关键意见领袖)。
海外走得远,需要生态共赢。
在泰国,帮华人学校逆袭成网红;在老挝,联合公益组织送平板进山沟;在南非,助力能源送进千家万户。赢家的朋友,往往也是赢家。曾有客户因为与视源的合作,成为全球的IFPTOP3品牌。目前,视源在全球已有超过50家生态合作伙伴。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赢得了当地政府和行业机构的高度认可。
从广州小厂到全球屏王,视源股份用实践证明:中国智造不是“低价卷王”,而是通过硬科技、高品控、属地化、谋共赢“刷屏”世界。
△知识城视源电子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州黄埔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