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潮起40年·亲历者说”第十期活动举办:与开发区精神一同走向未来
点击数:45 发布时间:2024-12-29  发布者:Admin






  2.png

  广州开发区“潮起40年·亲历者说”第十期活动现场,严志明、赵伟国、李耀尧、安元新等广州开发区建设亲历者讲述创业奋斗故事。

  3.png

  广州开发区“潮起40年·亲历者说”第十期活动现场。

  12月27日,广州开发区“潮起40年·亲历者说”第十期活动在黄埔区少年宫香雪剧场举行。活动以“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发区精神的伟大实践”为主题,邀请严志明、赵伟国、李耀尧、安元新等4位广州开发区建设发展亲历者分享创业奋斗的故事,激励全区党员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奋勇争先。

  1984年12月28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正式奠基。在广州开发区正式迎来建区40周年的前一天,由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黄埔区委组织部开展的“潮起40年·亲历者说”系列主题活动也迎来最后一期。活动除邀请亲历者以及各单位领导代表外,还邀请了2024年新进公务员代表参加。一代代开发区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铺写了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开发区精神,正值奋斗佳期的青年党员干部们将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与开发区精神一同奔赴下一个40年,创造新的时代奇迹。

  艰苦创业:从荒滩土路里走出时代步伐

  在活动现场,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黄埔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虎致辞。“老一辈开发区人在学无典范可鉴、干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靠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开发区精神,创造出一系列的‘全国第一’。”赵虎表示,开发区精神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开发区改革发展实际,在一代又一代开发区人坚守初心、务实进取的生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开发区人独特的精神标识。

  现场,严志明、赵伟国、李耀尧、安元新等4位嘉宾以访谈的形式,回顾了开发区从吹沙填土到高楼林立的蝶变之路。

  “开发区精神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首先是艰苦创业,然后务实进取,敢为人先,再后来追求卓越。”曾任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政研室主任、政法委书记等职务的赵伟国在现场访谈中指出,开发区精神,是开发区最大的软实力。赵伟国分享了曾任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的黄龙云的故事:在黄龙云书记离开广州开发区到外地履新的那一天,他与赵伟国一同来到云埔工业区的工地,当时正在填土的工地沙尘飞扬,黄龙云说,“个人进退无关紧要,关键是事业的成败。”赵伟国分享这段故事时动情地说:“在开发区工作的人,对开发区都有深深的情怀。”

  曾任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挂任清远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严志明用“白发苍苍”来形容当时开发区工作的艰苦。“那时候公共车辆没有空调,只能打开窗户,窗外在修路尘土飞扬,早上来要经过两三个小时的颠簸,把黑头发变成了白头发。”严志明动情地说,如今,尘土路早已变成了柏油公路,去开发区的路也不再让人“白发苍苍”,这份风尘仆仆的过往,也留在了每一位奋斗者的心中。

  务实进取: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

  访谈中,亲历者们围绕什么是开发区精神作分享。

  “现在开发区精神的内核依旧是很务实的,要搞好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严志明说。他以安利落户开发区为例,讲述了务实在服务中的体现。“要让安利的销售公司登记注册,就能让税收留在开发区。但是安利当时地都没拿,没有注册地址。于是我们把管委会大楼一个房间的门牌号给安利注册,那就是我们原来干活的地方,开发区管委会公共关系部。”这个815办公室让安利这个纳税大户留了下来。“这就体现了当时的务实,一切为了投资者。”严志明说。

  赵伟国强调人才对开发区精神的推动作用。“当时开发区人全部是孔雀东南飞,内地的优新人才大量向经济开发区倾斜。来开发区的人思想是比较解放的,有主动性、创造性,也有提升改变自己生活的经济需求。开发区的创新人才,对开发区精神的孕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务实进取的精神也能在“亲历者说”的舞台上看见。书写开篇辉煌的奋斗者,法治建设历程的推动者,东进规划建设的领头人,营商环境优化的建设者,科技创新的实践者,热爱并坚守着的教育者……2024年,一个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亲历者”站在这个舞台讲述着他们的奋斗故事,诠释着他们心中的开发区精神。“亲历者说”用历史故事点亮了一个个重大发展历程的时代坐标。

  “新建的工棚正把蓝图摆放,劳动者改变着这里的过往。”在合唱《第一根桩》的昂扬旋律中,现场观众仿若置身1985年。那年,工人们在广州经济开发区港前工业区打下了第一根桩,建设者们自己也成为了开发区建设中的一根根桩,构筑起每一个开发区取得的辉煌成就。

  敢为人先:在开拓进取处收获时代勇气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始终涌动在开发区人的血脉之中。

  “那时候你就要开动脑筋,敢想敢试。当时,除了用好用活我们的外贸发展基金之外,开发区大胆提出了一个以出口退税额度为抵押的办法,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情,后来在全市推广。”赵伟国说。“如果我们满足于9.6平方公里,确实不愁吃不愁喝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开发区人不断追求、不满足于现状,才有今天。”

  严志明也说:“我们干部担当做选择,两利相权取其重。1%的弊就止步不前,耽误多少事。”

  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耀尧提到了敢于试错。“在中国改革开放战略背景下和国家政策框架下的开发区先行先试,本质上就是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试错。开发区条例、人才公选、外企党建等很多开发区取得的‘全国第一’,都是在敢闯敢试中实现的。”

  曾任广州开发区企业管理室企业管理组组长的安元新,全程参与了安利公司从筹建到上马的过程,讲述了安利能在开发区落户的关键。“当时,管委会领导找到国家工商总局的领导说,你允许我试一下直销的模式,看行不行。”就这样,安利“试着”进来了。谈了三年、建设三年,安利没有到别的地方去投资,扎根开发区,不断增资扩产。

  安元新曾参与了开发区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的第一期,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如饥似渴地学习,“当时的内容组要是世界经济、跨国公司、金融外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企业管理、改革开放等。尤其是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更加兴奋,经常走在一起探讨问题。”

  追求卓越:新征程上奋勇向前

  李耀尧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在建区30周年时组织出版了《开发区精神——广州开发区思想轨迹》,他在现场分享了开发区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

  “我们的经济机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相似,经过多次区域整合,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李耀尧说,以广州开发区建区40年为新起点,未来前进方向的关键在于活用开发区精神,在敢为人先的指引下寻求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举措、持续实施创新空间战略等。

  从两万元起家,直到今天财税总收入超千亿,广州开发区以占全市6.5%的土地,贡献了约40%的工业产值和15%的GDP,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吸引力的产业资源汇集地,“三城一岛”战略平台联动发展,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开发区第二,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二,科创能力、营商环境便利度居全国经济开发区第一。

  “书写“二次创业”的新篇章,是对过去最好的致敬。新征程已开启,让我们拿出最擅长的拼劲、闯劲,使出改革创新的真招、绝招,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攀高向强,逐梦未来!”活动现场宣读了《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黄埔样本”的新征程上奋勇向前》倡议书,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们发起倡议。

  四十岁的开发区用“亲历者说”与1984年的开发区对话,数十位站在开发区发展时间线上的亲历者们,用一个个故事节点串起开发区的发展步伐。聆听“亲历者说”的你我他,都将成为开发区精神的感染者、传承者、践行者。敢为人先、务实进取不仅是开发区精神的标语,也会成为每一位奋斗者的呼号。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战略联盟
合作机构 广东省中药协会 | 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 海汇投资 | 东方富海 |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