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埔红”红茶

“黄埔红”茶文化体验区鸟瞰图
6月29日,位于黄埔区岭头山上的“黄埔红”红茶创意园正式开园。岭头山海拔较高,所产红茶味甘鲜爽,已有50多年历史。红茶创意园开园,将有助于岭头开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局面,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新生、城乡融合的黄埔新样本。
长岭街道岭头社区位于广州中心以东,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和知青历史文化,森林覆盖率高,是广州市东部造氧功能组团之一,有广州“东肺”之称,同时也是广州绕城高速、济广高速、广佛肇高速、广汕公路以及长岭路等重要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外部资源与战略优势。通过景观改造和花木补植,提升茶园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农旅资源,同时引入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专家团队,打响“黄埔红”红茶创意园品牌。
青山秀水育佳茗,茶香诗韵聚浓情。岭头红茶,曾命名晨鸡名茶,生长于岭头山上,岭头山海拔较高,常年云雾缭绕,日照充足,负离子旺盛,湿度相对较大,如此的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下,岭头红茶有味甘鲜爽之独特品质。据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百名知青来到岭头农场,和岭头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锄一锹地在岭头农场开垦了千亩茶园,用艰苦卓绝的精神成就了满园生机,成就了岭头村独一无二的知青文化与茶文化。
“我们村山多地少,没有产业支撑,耕地面积只能勉强解决温饱,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随着旧村改造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啦。”岭头村一名村民对山村的未来充满期望。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推进“院士下乡、产业进村”,从科技农业、科技产业、特色精品村建设、农文旅及农业园等方面重点谋划打造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为推动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推动力。
长岭街道强化使命担当、勇于改革创新,坚持用足用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政策,以城市更新引入社会资本,由政府指导性地对区域进行重新打造,率先探索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宜农则农、宜业则业。对适合城市更新路径的区域,就近选取平坦空地建设居住生活区安置村民,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对适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区域,坚持“农”字当头,探索定制式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红茶、荔枝、菠萝等精品农业。同时,对现有房屋予以合理保留、美化改造,留住乡村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岭头“黄埔红”红茶创意园便是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
(供稿: 张嘉弘 胡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