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长着一张嘴,除了吃饭,还用来说话;长着两只眼,用来看世界;长着两只耳朵,用来听声音。
问题是,对听来的一些意见采取什么态度?是随心所欲、不察是非、任意传播、闻言必发?还是眼见为实、细加分析?
广州市自开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以来,无论是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还是市民出行和居住生活区的有序平安,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或改观。
但是,有的人就喜欢睁眼说瞎话,往往凭着感觉或者所谓的“经验”说话,不相信这种可喜的变化和改观。“是钱‘堆’出来的”、“一阵‘风’过后再看”等风言风语,也就被制造出来了,甚至以讹传讹,影响很坏。
这种严重干扰创建文明城市行动、损害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广大民众情感的话,还是请君慎言,管住自己的嘴。对说这种话的人,我们只能建议他们到各区走走看看,眼见为实。
孔夫子谈到思想修养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看起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最难的。所以,他一直到了七十岁,快要入土了,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从心所欲”,从字面来看,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兴之所至,随意而然,“自由”得很。可是,紧跟着他偏偏又来了“不逾矩”三个字。“不逾矩”就是不出规矩,在规矩的框内。这就是说,“从心所欲”是有条件的,决不能越出这个范围。在这规矩里面,无拘无束,为所欲为,悠游自在,相当惬意。我们应当学习孔夫子这个思想修养,把好说话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