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聚才引才储才
点击数:2176 发布时间:2016-05-03  发布者:honya

我区多措并举激发“人才红利”

 

记者从2016年度春季大型现场公益性招聘会暨“广开易就业”嘉年华活动中了解到,为了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红利”,经历过区划调整的新黄埔区正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政策,积极实施“走出去、迎进来”战略,通过多项就业促进措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为区内企业留住人才。


线上线下对接供求——聚才
    随着我区“易就业”网上招工平台和移动APP的发布,新黄埔区的人才信息工作正式迈向“互联网+”的新阶段。这是由我区和广州联通共同打造的资源聚合平台,是对蓝领招聘模式的继续探索,通过建立企业招聘数据云中心,打通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变个体分散招聘为区域性集中招聘,给面临“招工难”问题的企业及“找工难”问题的务工人员带来便利。
    
在此之前,我区已着力通过网站建设、域名登记、QQ群及微信平台等实现信息“微传递”、政策推送“零距离”。如打造“广开就业”工作微信平台,定期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我区的就业优惠政策,详细讲解各项业务流程。目前,“广开就业”微信平台关注用户已近3000户。
    
除了互联网招聘,我区积极实施并创新线下招聘模式,在招聘会现场融入“嘉年华”概念,受到广大年轻求职者的欢迎。结合季节性用工需求,我区积极举办一系列招聘会和活动。2015年春节后,我区共开展“春风行动2015”市、区、街(镇)三级联动就业服务月活动,期间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及各街、镇举行8场“春风行动2015”联动招聘会,搭建异地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为各类群体提供就业咨询、岗位信息、权益维护、政策扶持等系列服务,帮助我区企业解决节后用工之难。


出台特色奖励政策——引才
    
据区劳动社保部门统计预测,随着用工形势的不断变化,区内企业每年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超过2万人。怎样保证我区的特色技能人才资助奖励优惠政策对潜在的求职者形成强劲吸引力?据了解,我区近年来陆续出台技能人才资助奖励办法,在技能人才住房补贴、技能晋升奖励、技能人引进输送资助、技能大赛优胜奖励和入户便利支持等方面均制定区级特色政策,对企业和技能人才发展给予大力支持;规定每年对10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给予每月500元的住房补贴;还在人才入户等方面提供便利支持。
    
我区通过高技能人才实训激发“人才红利”。总投资近5亿元建成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拥有15大实训中心6000多个实训工位,对口解决区内6500多家企业的技能人才实训培养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技能人才孵化加速器。2012年底投入使用以来,该基地已实训技能人才超过4万人,每年为企业输送技术院校毕业的高技能人才超过1500人,为开发区经济发展不断激发“人才红利”。
    
此外,我区携手广州联通等单位,主动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广大求职者设计个性化服务,如提供统一办理证件的快捷服务,免费发布招聘信息,为签署合作协议的企业提供手机话费补贴、宿舍免费WiFi覆盖等,从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提供实惠和便利,提升我区对企业和员工的吸引力。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储才
    
为满足开发区企业短期用工需求与中长期人力资源的规划,提升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我区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深入内地寻求与更多劳务输出大省合作,搭建人力资源开发交流平台,召开校企合作洽谈会,为开发区储备充实的人力资源,实践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
    
去年11月,我区举办了“2015年校企合作洽谈会”,邀请了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贵州及广州市50余所高等、中职院校,200余家区内企业免费参加,专业涉及机械类、机电类、电子类、化工类、计算机类、酒店服务类、物流类等各大类数十种。洽谈会现场突破以往学校或企业一方设摊,另一方上门洽谈的形式,为学校及企业分区设立了摊位,以海报图片等方式展示学校专业设置信息、企业简介及学生需求等,学校与企业代表可以在现场互相走动、自由交流,效果良好。
  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创新和深化,使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能够着眼于企业需求,从而使人才培养定向,避免人才过剩和资源浪费。今后,我区校企合作模式将更加灵活,为促进毕业生就业,解决企业招工难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战略联盟
合作机构 广东省中药协会 | 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 海汇投资 | 东方富海 |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