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开发区、黄埔区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积聚,产业转型进一步加快,经济质量优化提升,基本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经济总量优势增强
黄埔区7项指标总量稳居全市首位。2015年,黄埔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等7项指标总量持续位居全市首位,分别占全市比重的38%、15%、16%、11%、21%、28%和23%;GDP总量位居全市第二位,占全市比重16%。“十二五”期间,黄埔区经济保持10%以上的增长水平。
开发区5项指标总量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2015年,广州开发区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其中,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总量分别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位和第二位,广州开发区一直以来都是效益最好的国家级开发区。“十二五”期间,广州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经济保持12%的增长水平。
经济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
2015年,黄埔区二、三次产业结构:67.3:32.5,第三产业在非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和零售业快速带动下,比重提高近3个百分点。
电商新业态高速发展。2015年,电商销售同比增长近80%,带动黄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比全市增速高6.5个百分点。
制造业发展高端化。2015年,开发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4.5%,比全区产值增速高1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9.7%,比全区产值增速高11.3个百分点,占全区产值比重提升至47.5%。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开发区民间投资带动力显著增强,2015年民间投资占全区投资总量的50.2%,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9个百分点。内资活力增强,2015年内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0.7%,分别快过全区产值、外资工业企业产值增速2.3个、2.6个百分点,占全区产值比重的13.7%,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人均效益不断提升。2015年,黄埔区人均GDP突破33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预计比去年同期提高3万元;开发区人均GDP突破50万元(按从业人口计算),预计比全市水平高35万元以上。
企业利润不断回升。2015年,开发区企业利润呈低开高走的稳步回升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314亿元,下降6.4%,比去年同期及上半年增速提高了1.6个、0.7个百分点。(发改局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