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中,很多战略部署包括三大战略枢纽中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一江两岸三带”等,多处提到开发区、黄埔区,凸显我区在全市发展战略格局的重要地位。
《建议》提出,要重点建设三大战略枢纽,升级改造黄埔临港经济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海洋经济。立足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生物岛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发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广州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国际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经济。
在形成多点支撑格局方面,《建议》提出要优化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提升包括广州开发区在内的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水平。在三中心一体系(着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出要大力推进黄埔港转型升级,打造临港总部经济和港航服务业集聚区。
《建议》提出,要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实施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行动计划,鼓励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重点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等功能区,加快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等特色金融集聚区建设,支持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等建设。
《建议》提出,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建设以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生物岛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走廊。加快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建议》对知识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高标准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坚持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引进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深化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打造中新合作新标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要素集聚区和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建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和仲裁院的建设。
同时,提升大交通综合枢纽地位,大力推进黄埔疏港道路体系等重大海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到机场等快速通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