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袁玉宇代表: 让3D打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弯道超车
点击数:1955 发布时间:2018-03-12  发布者:Admin


科技日报 2018-3-11 4

本报记者 龙跃梅

“我国医学3D打印技术跟国外几乎同步,在个别领域可能还超过他们,但产业化的步伐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大部分被跨国企业垄断,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我国在部分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减轻医疗负担。

3D打印技术被业界称为推动21世纪医疗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和远程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袁玉宇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3D打印植入物注册证书已经有100个左右。而我国目前只有三款器械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

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从2015年到2020年,全球3D打印医疗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6%,到2020年全球3D打印医疗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23.638亿美元。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数据则显示,2016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达80亿元,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才起步。

如何加快我国3D打印技术创新,推动国内医疗设备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

袁玉宇建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医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对高端人才及科研团队的政策支持;建立3D打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和有利于原创成果孵化的体制机制;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加速3D打印创新医疗器械的上市;降低3D打印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门槛,加快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对于3D打印个性化的产品,建议国家下放部分收费目录的审批权,给予医院一定的自主权。”袁玉宇建议制定相应的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使产品不占医院耗占比,缩短产品转化周期,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让创新成果能更直接、快速地应用于临床。


战略联盟
合作机构 广东省中药协会 | 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 海汇投资 | 东方富海 |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