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尖院士共话“世界显示之都”发展契机
点击数:1861 发布时间:2018-04-12  发布者:Admin

大会现场

我区立志问鼎全国最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其平板显示产业产值2020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

我区蓬勃发展的产业态势吸引了业界眼光,4月9日-12日,2018国际显示技术会议(ICDT)在我区召开。这是由全球显示行业最具权威的显示学会(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简称SID)组织的年会活动,是显示行业公认的权威成果发布平台。

20余名海内外院士共赴学术盛宴

会议开幕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OLED之父、美国工程院院士邓青云,液晶显示原创发明人、欧洲科学院院士Martin Schadt,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Reinder Coehoorn和Dirk Jan Broer,SID北京总裁、SIDfellow严群,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专家周国富等20余名国内外院士,50余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和重点企业代表等近千人共赴盛宴。

活动的举办为区内新型显示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吸引科技精英和产业龙头到我区创新创业提供了交流碰撞的契机。“我们将不遗余力,将新型显示产业做大做强。以最优的政策、最优的环境、最优的服务,聚集塔尖人才、核心技术、高端项目,加快打造世界显示之都。”黄埔区区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小华在开幕式上热情邀约。

据悉,本次会议以“跨界、科学、技术、未来”为主题,由国内外显示界顶级院士专家和企业界大咖组成的强大演讲嘉宾阵容,将带来最新技术的260多个口头报告和120多个海报报告,涵盖17个技术领域,其中148个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邀请报告,邀请报告中海外报告占比约30%。邓青云院士等六位大咖作了短期授课,课程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液晶显示(LCD)、薄膜晶体管技术(TFT)、人工智能(AI)等四大领域,现场干货满满,可谓一场人气爆棚的学术饕餮盛宴。

新型显示产业去年产值突破700亿 比增16%

作为广州市的“工业一哥”,我区是广州平板显示产业的汇聚区,新型显示产业也实力不凡:2017年,我区新型显示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去年实现产值705.3亿元,同比增长16.1%。

我区是广州IAB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80%。平板显示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核心分支,横跨化工、材料、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涵盖集成微电子、光电子、半导体工程等多领域技术。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区目前已聚集了一大批上游的设备、原材料和零组件企业,中游的面板制造与模组企业,下游的整机企业,形成共同协同发展的平板显示产业链,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产出效益最高的液晶面板基地之一。

去年以来,乐金显示、电气硝子、创维电子等全球显示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区纷纷大幅扩大投资:LG在韩国外首条8.5代OLED、中国首个高世代OLED项目显示技术加快实现产业化,其核心协力厂创维、电气硝子等企业或设立管理总部、研发基地,或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韩国第一大能源企业大成气体宣布在此增资扩产;LG化学在科学城建设广州首个大型偏光片企业。

此外,聚华显示获批建设印刷及柔性显示国家级创新中心,建立G4.5印刷及柔性显示研发公共开放平台,成功攻克印刷及柔性显示关键技术,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地位转变,印刷及柔性显示产业集聚生态正在成形。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显示行业首个以资本为纽带行程的法人实体公共平台,以技术开发转让和专业孵化为运作核心,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支持。

围绕LG8.5代面板项目,上下游高技术协力厂和配套厂齐步迭代,除新谱电子、创维平面显示等整机厂快速增长外,也带动了视源电子等显示芯片设计企业的爆发式增长,平板显示创新链也逐渐完善,仅乐金、新谱、创维、视源等4家骨干企业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其中,以视源电子等显示解决方案龙头企业为代表,全面发展智能化影音、感应触控技术,催生培育了“影音互动解决方案”产业生态。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汇聚创新要素  打造平板显示产业价值创新园

中国显示产业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重要力量。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平板显示全产业链,累计投资已超过700亿美元,预计到2019年,中国的显示面板生产规模,将从现在的全球第三跃升至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前,我区正规划建设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在内的五大价值创新园区,其核心是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的发展,优化整合资源利用,创造新的价值。以乐金8.5代液晶面板项目为例,其带动了汉成电子、新谱电子、光一电子、LG化学、金发科技等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发展,周边分布着瑞仪、依利安达、毅昌等从事平板器件制造行业的企业,集聚了台湾光宝集团、欧菲光、京信通信等大型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形成了一个上下游产业分工细密的液晶平板显示产业集聚群。

今后几年,该项目还将全方位辐射上游的技术行业,以及下游的制造行业,并带动相关电子、机械、化工等产业,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形成完整的TFT-LCD产业链,打造成为有研发、有生活、有文化、有生态的平板显示产业价值创新园。更多国际化创新要素、更多产业资本正源源不断朝此汇聚,为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奠定基石。

未来重点布局新型显示和数字视听产业

在区《IAB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描绘的蓝图中,到2022年,我区将实现IAB产业总规模超800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5500亿元,“IAB”产值将从目前全市六成跃升八成比重。

根据《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产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新型显示和数字视听产业是我区重点发展的两大产业。

在新型显示产业方面,鼓励发展高世代TFT-LCD面板和驱动电路、玻璃基板、靶材、彩色滤光片、偏光片、LED背光源及专用设备,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屏(OLED)面板、薄膜晶体管(TFT)、发光材料、驱动IC、玻璃、封装材料、印刷技术、专用制造与检测设备;推进4.5代及以上AMOLED生产线设计、研发及产业化;支持AMOLED手机模组生产及手机升级模式建造;推进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研发;鼓励新型显示拼接技术、电子纸等新显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低成本金属氧化物TFT共性技术开发及应用;积极发展裸眼3D显示核心器件、自动对焦高像素摄像核心器件。

在数字视听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具有“三网融合+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功能的新型高端数字家庭系列产品;推进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AVS)、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DRA)、数字高清互动接口(DiiVA)等标准的产业化;推动高清互动、家庭网络化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整合;支持音视频编解码设备、音视频广播发射设备、数字电视演播室设备、数字电视系统设备、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设备制造;鼓励高性能数字电视终端以及移动多媒体电视产品研制;推进高清晰三维投影、短焦投影、便携式微型投影和激光投影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依托LG 8.5代OLED、创维显示、视源电子等项目,我区将进一步完善、强壮从高端面板、模组到智能终端的新型显示全产业链,打造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平板显示产业的示范区,培育世界级新型显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院士专家热议中国显示技术

9日上午举办的2018ICDT圆桌交流会上,显示企业精英和学术翘楚围绕显示产业的发展趋势,就如何推进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显示技术发展进行思想碰撞。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镛:“SID如果想要做大,想要与中国现在的产业和科研同步成长,第一就是要把SID峰会商业化,要制度化、定点化、职业化,要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做这个事;第二是去联合韩国、台湾的SID,自己努力成长,变成它里面的主流。在此基础上办一个杂志,如果你的产业都在这,会议又搞得很好,将来你办的杂志就可以变成世界一流。”

OLED 材料之父、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  邓青云:“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用液晶LCD呢?如果你对比OLED和LCD的话,会发现OLED质量比液晶好很多,特别是背光会做得更好。目前LG拥有超过50%的高端市场份额,现在在广州塔就能找到由LG公司生产的全球最大的OLED显示屏。除了电视之外,OLED在手机、AR和VR的应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这是LCD比不上的。我认为OLED在中国会发展得更好,一旦中国开始发展,它的整体价格就会下降,这对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好的。”

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会士(SID Fellow)  吴诗聪:“今年LCD 50岁,OLED去年庆祝了30岁生日,都是相当好的技术才会共存,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后面还有Micro-LED在追赶。我相信这几个技术只要是好的,一定会共存,只是说份额有多少的问题。”


战略联盟
合作机构 广东省中药协会 | 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 海汇投资 | 东方富海 |
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 2025年 技术支持:vipservice@honya.cn
电话:800-630-0616 (8620)82181296 传真:(8620)82181281 邮编:510730
Email: service@honya.cn 地址: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
微信加关注
微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