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求精准、保质量,强化服务支持。建立标准化的劳务协作工作站,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根据帮扶地贫困人口情况及求职需求,有针对性收集筛选福利待遇较好、有食宿条件的就业岗位,实现帮扶地劳务输出与我区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共精准推送就业岗位1500个。
二是稳存量、扩增量,促进就业转移。从我区财政援助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扶持黔南州劳动力在我区稳定就业,受理审核5家企业招用7名对口帮扶贫困劳动力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38万元,另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贫困劳动力一次性生活补贴。在招聘旺季组织区内企业赴黔南州举办了3场劳务帮扶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现场录用55人,由对口帮扶县统一组织输送被录用者到我区企业。
三是深调研、真落实,实现职教帮扶。选定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开设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为三都贫困家庭学生传授职业技能,全面提升其就业能力,第一批学生共46人全部入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读技工学校的全部费用(含生活费、交通费等)通过财政资金补助、企业捐资、学校减免等形式解决。
四是广动员、齐出力,营造社会氛围。开展百企帮百村对接活动,构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协作的有效工作网络和联系机制,引导区内12家企业与对口帮扶地区签订帮扶协议,成立“百企爱心”帮扶基金,共筹集资金18.08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等优质项目。引导我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到对口帮扶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输出86名贫困生到我区企业实习就业。(供稿:王 晨)